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中国有全世界供应链最完整的实体经济

2021-10-25 15:14:10 marcos 0

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中国有全世界供应链最完整的实体经济

更新时间:2021-10-25 18:10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png

来自生产端、消费端、流通端的变革正悄然进行,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演进,数字化、智能化、灵活可控的供应链呼之欲出——10月18日,由京东物流主办的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GSSC)在北京举办,众多来自经济、供应链、商业、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与会,共同分享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全球供应链发展变革、技术创新应用的独到见解。

中国有全世界供应链最完整的实体经济

“中国有全世界供应链最完整的实体经济,因此在传统产业上有后来者优势,还可以利用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再创新的来源。”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他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背景下,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缩短,因此在新经济上具有换道超车的优势,同时,传统制造业还具有后来者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之下,需要企业家抓住中国后来者优势与换道超车的优势,并把这个优势变成现实。

对于企业而言,后疫情时期既具挑战又充满机遇,是企业重要的发展、转型期。面临新经济形势,如何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京东物流CEO余睿谈到,随着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逐渐进入以数字化引领的新时期,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将成为企业高质发展的增长点、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端到端效率的新引擎,创造长久而深远的价值。

京东物流CEO余睿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避免地话题,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法务副总裁胡彦杭认为,数字化是企业构建智能服务新生态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聚焦于供应链层面,全球供应链仍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麻省理工学院交通与物流中心执行主任Chris Caplice分析,产品复杂性和全球互通性是造成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同时,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的某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麻省理工学院交通与物流中心执行主任Chris Caplice

与此同时,伴随消费、生产、流通的悄然变化,传统供应链亟待转型。据余睿分析,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不断增强,倒逼品牌商快速响应需求。另外,伴随着消费端变化,流通渠道不断迭代,全渠道多场景销售发展加速,产品销售波动性大幅增加,这对品牌商的传统分销模式和库存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反馈到生产端,精益生产、柔性生产是一大转型难题,如何更好的平衡成本与效率、在竞争中保有优势,是品牌商、制造商所面临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作为更为先进的物流方式,已成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成强链、补链关键路径

峰会上,余睿表示, 在实践中,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既可以提供覆盖贯穿供应链战略到执行的解决方案,又可以提供从方案到网络到运营的一体化落地支撑。据介绍,目前京东物流已将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1天,这一数据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京东物流还帮助京东零售接近90%的自营订单实现了当日或者次日送达。

投入10亿加码绿色低碳未来5年碳效率提升35%

当日,京东物流还发布“青流计划”新五年的绿色低碳目标:京东物流将继续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未来五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

同时京东物流还发起倡议,将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采取三大举措,合力推进全环节循环包装使用、全国重点城市清洁能源汽车上路,全链条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京东物流将减碳目标融入企业发展与转型的战略规划,确保至203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比2019年减少50%。

此外,京东物流还将开放京东物流材料实验室,作为高校可再生材料创新项目孵化器,推动行业环保材料的使用和技术革新。

在光伏发电上,预计2021年底全国京东智能产业园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将达到200 兆瓦以上;在新能源车领域,京东物流已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投放新能源车,建设及引入充电终端数量 1,600 多个,每年将能够减少约 12 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京东物流还在绿色包装的推进中不遗余力,98%循环中转袋的普及率、1.3万吨节约纸张。

峰会上,京东物流发布了四大技术成果,其中包括第五代智能快递车、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京慧2.0、物控平台、天狼系统。,2020年至今,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已在全国共25个城市投放,已完成约200万订单。与此同时,京东物流计划,未来两至三年,京东物流将持续研发及投用数千台智能快递车。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扬子晚报